溫度下降,污水處理中的氨氮不達標怎么辦?
污水處理
低溫生物脫氮不達標怎么辦?
1、加熱。
現有的解決方案非常有限,國內一些北方城市常用的措施如下:
(1)曝氣池、二沉池的池壁用泡沫保溫板保溫,結構用磚(填渣、膨脹珍珠巖)封閉,池頂用保溫措施覆蓋;(2)風機一側設置空氣預熱室,將冬季-10 ~-20的冷空氣預熱至5 ~ 8;空氣管道設有管廊,便于保溫處理。(3)適當加熱污泥,包括回流污泥;(4)用熱蒸汽加熱進入曝氣池的污水。
所有這些現有的方法都會增加污水處理的運營成本。
2、改善泥齡/MLSS。
改善污泥齡的最終表現是MLSS的改善。冬季微生物增殖緩慢,而作為自養菌的硝化細菌增殖更慢。增加污泥齡可以將硝化細菌保持在一定范圍內(閆發子:目的是保證硝化細菌為優勢菌種),適當提高污泥濃度MLSS可以在降低細菌代謝能力的前提下,保持污泥總代謝能力穩定。
一般來說,溫度每降低1,硝化細菌的生長速度就會降低10%。因此,為了保持與常溫期相同的硝化細菌濃度,溫度每降低1,污泥齡應增加10%。因此,降低污泥負荷可以有效降低實際運行中溫度對系統處理效果的負面影響。
3、溶解氧濃度。
為了補償低溫對系統的不利影響,可以采取提高溶解氧濃度的措施。研究表明,當初始溶解氧為2mg/L時,為了達到相同的硝化速率,溫度每下降1,溶解氧濃度將增加10%。溶解氧是生物硝化的重要環境因子,一般應在2mg/L以上,最低控制在0.5 ~ 0.7 mg/l,對于同時進行有機物去除和硝化反硝化的過程,硝化細菌約占活性污泥的5%,大部分硝化細菌位于生物絮體中。因此,隨著溶解氧濃度的增加,溶解氧對生物絮體的滲透作用會提高,硝化速率也會提高。
4、馴化污水處理微生物。
馴化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長期人工處理一定的微生物種群,同時不斷遷移和傳遞,從而積累和選擇合適的自發突變體。微生物的馴化是低溫環境下應用脫氮工藝的重要措施,使微生物中細胞膜的酶和脂質成分能夠適應低溫環境,在低溫條件下發揮作用。
推薦閱讀:《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再次超標,原因是什么?怎么處理?》
推薦閱讀:《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再次超標,原因是什么?怎么處理?》